新传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传要闻 -> 正文

回顾|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

发布日期:2021-11-11   点击量:

11月3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校新闻学硕士兼职导师曾庆香教授来到丰台校区,就“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这一话题进行了分享交流。海淀校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线上同时聆听了讲座。本次讲座为博闻前沿讲堂校庆系列的第四场讲座。赵丽芳院长主持海淀校区讲座,毛湛文副院长主持丰台校区讲座。

微信图片_20211107112259

曾庆香教授首先介绍了“主体与主体性”“主体间与主体间性”两组基本概念。随后从新闻中介的变迁入手,详细讲述了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述者与叙述方式的变化。曾老师认为,新媒体在社会化叙事和职业化叙事两个层面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它使得事件亲历者、目击者和受众能够实现跨时空对话,也为机构组织提供了新的发布公务新闻的平台。

曾老师还提到,新的媒体技术进步也促成了智能化叙事话语的诞生,智能机器人成为新的新闻叙事主体,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机器人主体性的思考。曾老师讲到,新闻叙事在本质上既能体现主体性,又能体现主体间性。传统媒体时代,交往只是告知,新闻生产的主体间性未能得到实现。但在web1.0时代,新闻生产者以外的主题可以进行评论、转发,主体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显现但为充分显示,是一种旁观主体。到了web2.0时代,事件涉及的多方都可以进行新闻生产,受众也会根据新闻内容发布自己的观点,实现“我——我”传播。

微信图片_202111071122592

接下来,曾老师重点讲解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叙事样态的变化。她分析说,新媒体“人人参与”的特性催生了套娃式新闻、弥漫新闻、互动新闻等新的叙事样态。而针对不同的事件形态,新闻呈现样态也有所不同,如过程新闻注重细节报道,而360°全景新闻则注重整体报道。总的来说,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样态呈现出两级化的特点,不同样态又可以实现互补。

微信图片_202111071122591

最后,曾老师结合《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的具体案例,讲述了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语体的变化。她分析发现,在二者的网页版和公众号上,同一条新闻的标题采用了完全不同风格的表述语体。相比之下,传统媒体采用的是仪式化、演讲式的呈现方式,而新媒体则以对话式的召唤结构对新闻仪式化进行了消解。曾老师强调,新媒体语境下,新的媒体场景需要更具亲密性、更加情感化的新闻叙事。

曾庆香教授结合理论知识和现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在主体、样态、语态等多个层面的变化,并解析了变化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讲座全程内容充实,观点新颖,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学术领域,也启发了大家进一步思考当下新闻业变革的新特征和新趋势。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mucxwycb@163.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