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5日至26日,第八届中国新闻史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新闻史研究的实践视野与价值建构”,旨在倡导史学的实践转向,以中国国情和实际作为研究起点,主张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关注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和实践创新,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建构新理论。
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研究中心承办。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5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研究生与会,收入会议论文集的论文共计54篇。
论坛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邹吉忠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聚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一主题,倡导以中国国情和实际作为研究起点,关注广泛深刻的历史变革和实践创新,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实践视野也是中央民族大学多学科注重田野调查研究的办学传统与办学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传承白润生先生开拓的民族新闻传播史领域,持续聚焦民族地区媒介史研究,研究团队具有多学科、多民族、多语言的跨学科特点和熟谙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优势。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鼓励青年学人坚持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理念,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立足本国实际,放眼世界,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扎实的史料拷问,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鼓励新闻史青年学者做治平之学,传承新闻史研究大家的治学态度,在传承的基础上开展创新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时代发展要求学者把最新研究成果转化成为教学内容,纳入新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之中,青年新闻史学者在今天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本次论坛共设有主旨演讲、学人报告和10场分论坛。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发表了题为《实践转向与元问题思考——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创新的思考》的报告,指出实践的新闻所构建的新闻世界不同于哲学上的认知世界,它是通过新闻生产传播与新闻接受互动过程,新闻接受者选择性构建出来的、主客观世界比较统一的、强调主流价值和尊严的时空环境。在新闻世界里,新闻是构建人类新型关系——政治关系、阶层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价值关系等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程曼丽在《谈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唯物史观》报告中指出,新闻史研究坚持唯物史观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即: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静态与动态的关系、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努力学习、自觉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包括新闻史在内的一切史学研究取得良好成果的必由之路。
在学人报告环节,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艾红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赵丽芳教授、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俞凡教授分别讨论了广播在推广普通话中的角色作用、喜马拉雅地区二十世纪早期藏文报刊《各地新闻明镜》的影响 和档案中所体现出的中共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层宣传动员工作等话题。
本届青年论坛共设有10场平行分论坛。
分论坛一的主题为整风运动与中共新闻传播,华东师范大学李海波,中国传媒大学涂凌波、张天放,江西财经大学黄志辉三篇论文围绕延安时期新闻的大众化、国际传播和党务广播等问题展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向芬、余越和清华大学熊成帅分别对晋察冀根据地的新闻报道剧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进行考察和再解读。
分论坛二聚焦讨论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思想演变,天津师范大学李秀云(苏一飞代为宣读)和贵州大学陈菊针对近代的国际新闻会议和日本《朝日新闻》1928-1945年间对中共领袖人物的报道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王杰、涂晓华重点研究了香港大公报的“东翻西看”栏目,中国传媒大学的白欣蔓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国际舆论观的百年演进脉络,冯丙奇等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共与中外记者的互动方式。
分论坛三讨论职业主题与新闻实践史的关系,华东政法大学的郭恩强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闻检查机构及其职员的经济性日常,北京工商大学的王雪驹从历史行动者视角出发研究报纸的人脉、创办与流布,南京师范大学的张傲霜、操瑞青通过对《海光》月刊的个案研究,讨论了职业主体的媒介规训,山东大学刘林、王咏梅研究新记《大公报》接办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中山大学胡锐颖聚焦“报人”称谓的流源和在地化诠释问题。
分论坛四的主题是社会实践中的媒介史,尝试从媒介本身出发来探讨新闻实践。清华大学梁君健以拍摄新闻片的摄影师“王”为对象,考察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新闻摄影的社会认知,四川大学朱至刚讨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产黑白电视产能增长背后的机制性问题,北京大学张慧瑜研究了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无线电通信网的建立发展,中央民族大学许媛萍发掘了《康导月刊》在西康社会动员中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李珊通过对中英双语日报《新报》的考察,丰富了对洋务派办报实践的认识。
分论坛五聚焦观念传播与社会共识,湖南大学阳美燕研究了甲午战争后日本在沪政论报刊《亚东时报》的创办历史,西藏民族大学袁爱中、后东辉考察了清代西藏告示传播与边疆治理的关系,传媒大学意如贵考察56个民族的概念传播,山东大学董雪筠、王咏梅对1920年代的民国“画报潮”深入进行研究,常州工学院李寅初、熊焱生考察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传播过程,中央民族大学当增尖措对藏文报刊《各地新闻明镜》进行了详细的内容分析。
在分论坛六关于革命历史与话语实践模式的讨论中,华中科技大学欧翩翩挖掘大革命时期党报的话语实践,兵团日报曹晋庭关注《先驱》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山东师范大学钱婕、付亚男则关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封指示信如何开启全党办报“新阶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覃采萍、易春虎关注延安时期中共去污名化的经验,华东师范大学郑于晗则讨论革命与现代之变中的业余记者模式。
分论坛七聚焦思想传播与媒体实践,学者们将目光聚焦报刊思想传播功能的构建与历史嬗变,中国社科院沙垚、孙焱提出“后群文时代”的概念,考察了从延安文艺到新时代的文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汪露以厦门《江声报》为个案,考察了健康传播中存在的宣教与对话,中央民族大学方晓恬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报对群众路线的践行,南昌大学余玉、吴琴探讨近代报刊功能嬗变的历史与逻辑,中国传媒大学丁韬文、刘书峰则关注到百年党史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新媒体”的思想与实践。
在分论坛八关于影音历史与表意实践的讨论中,学者们则关注到了近现代史中具有影音属性的媒体,如收音机、图像新闻、画幅画报等在新闻史研究中以往考察较少的研究对象。南京理工大学朱时宇关注抗战时期收音机的信息传播,华东师范大学洪丹阳关注印刷图像新闻中的另类呈现,中国传媒大学张海超深入研究了画幅的形态演进与视觉叙事,湖北大学刘晗关注技术变迁中的媒介记忆,中山大学陆欣则探讨了晚清画报的新闻实践。
分论坛九的主题为舆论动员与基层治理的历史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刘继忠比较了延安解放日报与1956年的人民日报改版,重庆工商大学贾浩伟、王仕勇考察了延安时期黑板报作为治理工具的重要面向,西北大学张睿聚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读报组的阅读实践及其仪式生成,上海大学马宇涵、郝雨对群众办报背后的逻辑建构进行了讨论,福建社科院梁珊则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外宣进行系统分析。
分论坛十的媒体政治功能与权力机制讨论中,学者们讨论极为热烈,复旦大学马建标提交的论文关注五四运动的朝野联动机制,南京师范大学王继先研究了新四军新闻史事业史研究的价值、问题和体系建构问题,重庆大学龙伟考察了中共早期的书报流通与政治革命,南京大学潘祥辉、王学敏关注到了中国共产党报刊的符号景观与政治功能的建构,暨南大学王明亮则关注了以在美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为主体的美国共产党中国局的新闻宣传工作。
闭幕式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与会学者们首先进行了主题为“影像史学的想象力——从胶片中感受历史”的专场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向芬研究员主持,清华大学梁君健、北京大学张慧瑜、中央民族大学朱靖江、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沙垚展示了各自所搜集的珍贵影像,并围绕这些影像开展讨论,与现场学者进行互动交流。
专场研讨会之后,论坛举行了“主办方交接仪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向芬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朱至刚教授在线完成了论坛交接仪式。下届论坛承办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代表朱至刚教授在线发表致辞,诚邀与会学者来年相聚成都。
点击下面网址查看原文:
http://jour.cssn.cn/xwcbx/xwcbx_rdjj/202208/t20220829_54822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