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传要闻 -> 正文

“党的光辉照我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微视频(七)|北京大学红楼的报刊事业

发布日期:2021-06-30   点击量:

6月26日,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前往北京大学红楼,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学习、探讨北大红楼中报刊事业的实践与发展,走进历史场景中,感受风起云涌的年代里先辈们的热血与付出。

1918年,北大红楼拔地而起,因为该楼用的都是红砖,红楼由此得名。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的早期革命活动。

北大红楼内部是各种理论思想互相激荡碰撞的地方。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方针,使得各种理论思潮风起云涌,在这样的环境中,共产主义思潮得以成长。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辈以北大红楼图书馆为阵地,组织和领导北大进步学生,开展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筹办《青年杂志》。一年后,刊物正式改名为《新青年》。蔡元培校长特邀陈独秀担任北大教授,继而,《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新青年》立足北大,影响着思想界的风云变幻,也为日后爆发的学生运动提供了精神燃料。1918年3月,《新青年》被列入北大校本刊物。由蔡元培召开本校编译处会议,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一同参与。

《新青年》从1918年1月的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版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逐渐形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阵营。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刊载了部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包括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后来,陈独秀也曾发表《谈政治》一文,《新青年》逐渐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重要贡献。

(《新青年》上刊登的李大钊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北大红楼中展出的《新青年》杂志)

《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大红楼二层文科学长室创刊,它聚集了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时事论述。刊物内容以反映当前迫切的政治问题为主,与《新青年》侧重理论的特点互补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它开设“名著”栏目刊登《共产党宣言》节译,坚定地传播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引领开创了短小形式的政评时评类刊物的群星璀璨时代。

(《每周评论》第一期报刊)

《晨报副刊》是《新青年》之外,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介绍俄国革命的主要阵地。李大钊接任编辑后,所出的“劳动节纪念”专号、“俄国革命纪念”专号,所辟的马克思研究”专栏,均为中国报刊之首举,使其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阵地。

(《晨报副刊》)

红楼一层西侧是第二阅览室,迎门而立的是一张斑驳的旧式办公桌,桌边的报架上陈列着《民国日报》、《国民公报》、《导报》(英文)等许多当年的报纸,这里正是毛泽东在北大红楼工作的地方。在红楼,毛泽东成为《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忠实读者,受到了新文化精神的感染,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积聚了丰厚的理论财富。

(北大红楼第二阅览室图片)

1918年底,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等发起新潮杂志社,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刊物。五四前夕,以新潮杂志社学生为首的北大学生,在这里制作了3000多面旗帜和标语,罗家伦在此起草《北京全体学界通告》,发出“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的呐喊。

(《新潮》杂志第一期)

(新潮杂志社图片)

百年前,革命先辈在这里以报刊为武器,五四爱国运动在这里点燃烽火,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生根发芽,这一切都早已镌刻在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中。通过深入地学习,我们能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艰辛历程,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探寻救国之道时的坚定信念。回顾那段坎坷又富有激情的历史,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使命责任。

参考文献:

[1]张静.李大钊与五四时期公共舆论空间的构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晨报副刊》为中心的考察[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3(02):108-112.

[2]田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与北大红楼[J].北京档案,2020(02):42-45.

[3]陈翔.走进北大红楼 倾听历史回声——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的陈独秀、李大钊[J].紫光阁,2016(07):22-24.

[4]李集. 北大红楼:五四运动策源地[N]. 中国文化报,2009-05-04(004).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mucxwycb@163.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