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回首2021年
新传人牛年牛劲,奋力耕耘谱华章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展望2022年
新传人虎年虎气,砥砺奋进开新篇
眼有星河,心向远方
党建思政
学院党委举办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支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专业制作7期“党的光辉照我行主题党课微视频”,发布21期“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学院12名师生在庆典现场为党献礼,用热情和汗水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为献礼建党百年,学院师生创作专业思政剧《长征路·民族情》,将党史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该剧由学院岳广鹏副教授担任总导演,助理教授苏米尔担任执行导演,学生团队40余人担任主创和演职人员,历时8个月完成调研、剧本创作与排演。
经过个人报名、学院推荐,冬奥组委会面试等考察环节,学院14名同学入选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用微笑与志愿服务展现“双奥青年”的风采与担当。
郭梅雨老师荣获2017-2021年度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孙熙老师荣获2017-2021年度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毛湛文老师获评2021年首都大中专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院赵丹华、梁悦悦、张伊琳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夏添荣获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2019级学硕党支部荣获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中,李天语老师和吴子骄老师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李天语老师被推荐代表学校参加国家民委青年读书演讲活动。
由孙熙、权姗姗和吴子骄三位老师组成的学院代表队获得中央民族大学首届管理岗青年教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孙熙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首届管理岗青年教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
2020-2021年度,2018级广告班历时一年创建成为首都大学、中职院校“先锋杯”优秀基层团组织;学院团委获“红旗团委”;2019级新闻一班荣获校级先进班集体和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2018级新闻二班荣获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
学院教工支部通过学校“样板培育支部”验收,被推荐参评全国样板支部。
学院金星希同学参与录制百集视频微党课“红色文物青年说”。
学科专业
4月,学院调研团队赴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立足学院实际,通过广调研大讨论,查短板找弱项,科学谋划学院发展。
由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提质与拓维:面向新文科的新闻传播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讨会于5月16日举行。来自全国10所重点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汇集云端,就新时代本科课程育人与拓维、新文科本科课程优化与提质两个主题进行了研讨。
“提质与拓维:面向新文科的新闻传播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线上研讨会举行
7月17日,学院成立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研究中心,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垒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同日,学院举办“建党百年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百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明立志出席论坛。来自12所国内高校的知名学者、专家参加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学院举办“建党百年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
9月1日,2021世界5G大会-5G与新视听论坛举行,聚焦“5G时代推动体育传播新发展”,学院作为本次论坛执行单位之一。
学院参与的2021世界5G大会分论坛“5G与新视听论坛”举行
“同源而出,相向而行”,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9月9日举行共建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进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为过去而收藏,为未来而创造”,10月,学院协办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并展映了《渡过塔里木河的船》等多部入围影片。由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展映活动共征集到来自国内外70多所高校、30多个影视机构的219部作品,入围作品分别在北方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和丰台校区进行了7场展映交流会。
11月6日,由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联合全国8所高校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暨“数据驱动下的新闻传播学创新论坛” 在线举行,吸引了220余所国内外高校和媒体机构的900多支队伍参赛。
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决赛暨“数据驱动下的新闻传播学创新论坛”举行
12月5日,西部高校、民族高校“共上一堂马新观课”暨“新闻传播大讲堂”学习交流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学院牵头,联合西部高校、民族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共同主办,旨在加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协同育人,共同探索“新闻传播大讲堂”落地落实的长效机制。
“知行合一,一路风行”,12月11日,学院举办“转型与超越——数字时代的广告创新论坛”,16所知名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就数字时代新文科背景下传播体系重构、广告学发展路径与传播话语体系创新等进行了精彩分享和热烈讨论。2021年,广告学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并在软科专业排名中位列A类。
学院举办“转型与超越——数字时代的广告创新论坛”
学院艺术硕士(广播电视领域)正式启动招生。
2021年,张垒教授申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建构的实践取向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岳广鹏副教授申报的“手机媒体对游牧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助理教授吴占勇申报的“北京文化遗产的视听传播创新研究”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助理教授赵睿申报的“融媒体内容生产实践教学创新项目”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与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助理教授吴占勇荣获北京市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组(A组)一等奖,赵丽芳、岳广鹏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由张垒教授任课程负责人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选2021年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助理教授郑雷(第二完成人)申报的成果《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管理与舆论引导》获得第十六届北京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李天语副教授的影视作品《真空漫步者》获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2020-2021年度影视作品推优一等奖。助理教授苏米尔的论文《观物取象:我国蒙古族电影意象审美巡礼》获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2020-2021年度学术成果推优三等奖。毛湛文副教授发表在《国际新闻界》的学术论文《从“算法神话”到“算法调节”:新闻透明性原则在算法分发平台的实践限度研究》入选2020年度“中国新闻业研究十佳论文”。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2021年共有4位老师加盟学院。其中,从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引进高层次人才郭全中教授,从北京工商大学引进雷蕾副教授,从北京大学引进助理教授王袁欣博士,从中国传媒大学引进师资博士后齐翊帆。新聘2位学术硕士研究生导师,5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天语老师晋升副教授。
人才培养
2021年,学院在校学生达到837人,其中,研究生350人,本科生487人。2021级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本科生。共有近600名来自200多所高校的学生申请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共有2400多名考生报考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
4名2021届硕士毕业生分别考入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22名2018级本科生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并被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接收。11名2021届毕业生经过选拔作为选调生奔赴基层,扎根祖国大地工作,学院2014级本科生,2019级硕士研究生何勤思作为选调生代表在学校选调生出征仪式上发言。6月26日,学院在大礼堂隆重举行2020届、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学校丰台校区启用,共有158名本科生和学硕研究生首批入驻。学院深入开展“风华正茂新传人”系列活动,结合思想引领、院情院史、学业规划、就业指导、班团建设等开设讲座沙龙20余场,加强两校区联动,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2021年,学院学子在学科竞赛中开拓进取,屡创佳绩,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11项,共221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项,国家级二等奖9项,国家级三等奖14项,省部级一等奖13项,省部级二等奖22项,省部级三等奖49项。其中,由毛湛文老师指导,和璐昀、杨晓双、李宇涵、袁冰雨、米惠华、张宇、唐子涵完成的《“屏幕扶贫”视角下远程直播教育技术的创新-扩散的现状调查》荣获202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一等奖,并晋级将于2022年3月举行的“挑战杯”国赛。这是学院继2019年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等奖后,再次晋级该项赛事的全国决赛。
在中央民族大学第十四届“十佳大学生”风采展示与评选活动中,我院两名学生崔艺兰、朴东鹤获评校级“十佳大学生”。
我院学子崔艺兰在2021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评选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我校获此殊荣的四名本科生之一。
由徐智老师指导,2017级广告专业孙世宁的本科毕业论文《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获得2021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由孙熙老师指导,毕欣鑫、丁怡航、贾红、韩濯璠、曹敏诗五位同学完成的作品《被沉默的智障女性:陷在性、婚姻与生育里》斩获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一等奖。这是学院继2020年获得该赛事一等奖后,再次取得佳绩。
由李天语老师指导,王琪琦同学创作的《古乐、快手与传承》入围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并在第二届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学院汤文靖老师带领学生参与制作的纪录片《智造美好生活》在央视多频道播出。
学院申报的教学成果“同向同行·多维融通:民族高校、西部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前沿-响应’路径下融媒体类课程群的教学创新探索”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广告学创意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和“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课程‘两维驱动、三力并举、四轮驱动’模式探索实践”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的两项成果被学校推荐参评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学院举办“网络爬虫原理与应用工作坊”“平面设计竞赛工作坊”“深度报道工作坊”等多期新文科工作坊,参与学生214人。
合作服务
学院与新浪财经签署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双方在新时代人才培养、新媒体趋势研究、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课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合作,新浪财经将为社会实践课提供奖学金。
学院与剧星传媒签约,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双方将通过企业实习、企业讲师进课堂、案例联合调研等多维举措,深度落实战略合作。
学院与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共建课程、共研课题,探索媒介技术和内容生产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院和今日要点(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短视频、新媒体产业研究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今日要点将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奖助学金。
学院与浙报集团天目传媒京津冀新闻中心签约,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与传媒业深度互动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双方合作举办的“中华民族我的家”短视频大赛正在进行中。
张垒教授在中宣部和教育部主办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培训中担任主讲;汤文靖老师参与制作的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的纪录片《刀锋》在央视和北京电视台播出;李天语老师导演、指导学生完成的北京冬奥组委“中央民族大学一起向未来”官方短视频,登陆新京报、北京日报、北京卫视等媒体平台,全网点击量超100W+;杨超老师制作科普动画短视频为腾讯、微博、网易以及B站等互联网平台官方提供原创内容。
校友同行
1998级新闻学专业杨振敏校友,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06级新闻学专业吕晓勋校友,荣获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学院校友分会被评为“中央民族大学校友工作先进集体”。
7月10日,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分会举办学院成立两周年微庆典暨第二届校友美美讲坛,数十名校友返校参加活动。
10月16日,中央民族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分会开展多项校庆系列活动,包括五场“职属新传”校庆系列沙龙,近30名校友返校分享,鼓励同学们勇做拓荒者、善做思考者、肯做奋斗者、做“知行合一”者。
2021年,“职属新传”举办11期就业指导会和职业分享会,先后邀请33名校友讲述故事,分享经验,指点迷津。
新传校友、学院师生热情参与“根系民大,情谊久久”丰台校区景观树木认养活动。
校友益西嘉措(84级新闻学)、王鑫(2007级新闻学)和王焱(2007级经济学)捐资助学。
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