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传要闻 -> 正文

五四青年节 | 新传学子雪域高原的支教生活

发布日期:2022-05-04   点击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春的我们既是逐梦者,也是圆梦人,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时值五四青年节,为了传承弘扬五四精神,本期特别推出“五四青年节 | 新传学子雪域高原的支教生活”,让我们一起聆听民大新传学子逐梦青春的故事,学习青年榜样,致敬青春梦想。

宝阿咪丽,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新闻学专业,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曾于2017-2018学年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支教一年,现就职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不会迷失方向

——支教时光点亮青春光芒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判断方向的独特方法。我的方法来自于多年前的那个上午,万里无云,阳光明媚。那时教室里好像还有一点乱,我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从那天起,每当我需要判断方向的时候,就会抬起头,寻找太阳。

这个方法屡试不爽,直到我远离家乡,来到北京读书。

说实话,除非是在校园里,否则我在北京的大部分时候都算是基本失去了对于方向的判断。在民大,我只能谨记小东门的方向是东方,其他的依次类推。可只要离开学校,坐上公交或是地铁转上一会儿,看着林立的高楼大厦和错综复杂的马路,东南西北就离我的脑子远去了。“方向”与我而言更多的变成了“往前”还是“往后”。

直到我来到这里,来到西藏,来到拉萨。

在这座日光之城中,太阳总是高调地宣誓着它的存在。即使是在雨季,阴云也只能是暂时将他遮蔽一会儿。很快阳光又会洒在头顶,然后将地面上的雨水蒸发干净,仿佛刚刚的大雨只是我的一场错觉。在这儿,才算是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生活有无数种面向

西藏的饮食结构,空气的干燥程度与我而言都很适应。不适应的是一种游离于习惯之外的东西。在这里,我生活的节奏仿佛踩下了急刹车,离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大作业,不再去参加贪早贪晚的实习,没有了满京城乱逛的景色。我坐在那曲二高后门,等一趟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来的公交车,生活慢下来了,可用的时间多了,便有了大把的时间来看清自己。我第一次如此清晰的认识到,哦,原来生活不必如此急切地追逐眼前的得失。举目四望,它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可能。

这种观念,也重新指导了我对“未来”的认识。

说实话,多年的民大生活,让我原以为“美美与共”的文化认识早已深深刻在我的意识当中了。可当我如此突然地一头扎进不同的生活中时,那些我理所当然的,却悄悄分散开了,变得不再那么迫切。原来美美与共是基于平等地认识每一种可能,是基于勇敢地呵护每一种探索。

付出成就最好的收获

每当我提到支教生活,身边的人总会投来“崇敬”的目光。他们感慨于我们的奉献,但准确的讲,我在西藏的“获得”远比“付出”更多。

四年过去,我和支教时教过的学生联系已经很少了。只有一个小姑娘,还会经常发发消息,分享我们各自学习生活的困惑。支教时,她是我班上的学生,经常来我宿舍楼前的长椅上和我讨论习题。有趣的是,因为作息时间相近,我们的讨论时间只好放在晚饭后,有时我做饭稍稍耽搁了,就只好放下饭铲子冲出来讲一会儿。

这个害羞的小姑娘仅仅在化学一门课上,便完成了四五本课外练习。所以和她讨论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给她一个妥帖的答案,我拿出了高考也没有的钻研精神。后来,窗外那个看书的背影,逐渐成为了我督促自己,不断学习和提升的动力。

我感慨于她对学习的坚持和对自己喜欢学科的执着。易地而处,我不会比她做的更出色。事实也确实如此,缺氧、病痛、隔三差五更换的老师、还有时不时停个电的教室,这些看上去有些“恶劣”的外部环境,丝毫没有影响她对于科学的探索和对热爱的追求。

在离开西藏的火车上,听说她又来到我的宿舍,得知我离开,静静地坐在那条长椅上哭了。在离别的信里,我把高中时期自己的化学课本送给了她,书的封皮上是人教社的照片。我告诉她,那里离中央民族大学很近。

往后的多年时光,想到她,西藏的支教生活更增添了一丝温暖;想到他们,付出与帮助便成就了我生活更高的意义。

今天,当我重新回望西藏支教的生活,有紧张的高中知识点回顾,有从0到90的厨艺突击培训班,有吃不完的感冒药,还有这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带我走到自己的日光之城,找到太阳,找到方向。

史赫,汉族,中央民族大学2014级新闻学专业,20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曾于2018-2019学年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支教一年,现就职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唯有高山大湖得见天地宽广,

只有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

每一年,都有新传学子秉着赤子之心踏上支教的路途,每个人的故事经历不尽相同,却都是人生中熠熠生辉的章节。相较于此刻正在支教,或是即将踏上旅程的学弟学妹,2018—2019年,我于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任高一英语组老师,今日回望,这段旅程结束已经快三年了。借着文字,脑海再次重温了支教点滴,余温依旧温暖,后劲儿却愈发彰显,借用一句俚语“教育的意义在于忘记你所学的知识后剩下的东西”,当记忆里的故事细节不再清晰,支教的意义好像才真正浮现了出来,那就和大家聊些支教“过来人”的想法。

其实现在想来,支教期间,乃至后来很多次在线上,学生们问我最多的问题,并不是关于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也不是对学习方法技巧的讨教,而是“老师,怎么样才能上中央民族大学?”,他们往往不清楚要考多少分,甚至不知道怎样报考,却总有这样近似于执念的坚持。我都会问他们为什么想要来民大,答案也总是“因为老师是民族大学的学生”。这是一份无条件的信任,是我领悟的第一个支教的意义。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支教老师带给他们的不是具体的知识和方法,而是一个抽象的信念,就是我可以成为这样的人,我想成为这样的人,而这样的信念就会变成动力的源泉,推着他们走出一座座大山。而这一份信任,又何尝不是我的动力呢?读研期间也有很多迷茫的时候,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支教时晨读努力背书的学生们,想起不懂为什么但就是想考民大的他们,因为我而努力着,那瞬间,我也会生发出坚持的动力,学生们都在为我加油,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这份互不辜负的真心,应该就是第二个支教的意义吧。

2021年夏天,已经好多年不再关注的高考重新回到了我的视线,因为我的学生们正在考场上,为自己的梦想奋笔疾书。出录取通知书的那几天,我的手机收到了满满的好消息,很多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都发给了我,和我分享梦想成真的喜悦:当初上课调皮的进了警校,穿上训练服的照片一脸正气;当初告诉我要考好大学的去了重点一本,打电话问我大学要怎么继续努力;当初说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的选择了教育专业,告诉我他想回家乡当一名老师……当两三年的时间被凝结成一纸结果,成长成为支教的第三个意义,正是因为一批又一批支教老师奔赴雪域高原,这些孩子们的成长也呈现出了别样的光芒。

最后,我觉得支教的第四个意义是要给自己的——理想。其实人们常说,广大青年要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和时代同频共振,同时也要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对于尚在象牙塔的学生而言,概念总显得太过宏大,但是踏上高原后,所有的概念都变得具体了起来,支教这一年,高原的地理环境、陌生的教书任务,使得大家都面临了很多生理、心理上的双重考验,但最后所收获的喜悦感动,早已把所有困难转换成了成长。同时,在这一年的西藏生活中,我亲眼看到了新时代下新西藏建设的日新月异,切身感受到了国家对于当地教育投入的实心实意,国家的发展变得真实可感,个人的努力也早已和国家息息相关。

唯有高山大湖得见天地宽广,只有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其实对于每一个青年人而言,无论支教与否,青春都是一段熠熠生辉的日子,愿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奋斗中怀揣真心与信任,在坚持理想中收获成长。时值五四青年节,也祝各位节日快乐!

图片    雅静,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2015级蒙古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曾于2019-2020学年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支教一年。

在祖国边疆的一份青年力量

可能是对于西藏的向往与生俱来,也可能是在拉萨支教的工作太吸引我。当我听到可以去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时,我毅然决然地选择:“我要去。”从北京到拉萨,近两天两夜的火车之旅终于在抵达拉萨后宣告结束。人生地不熟的恐惧感,高反的侵袭,没有一丝一毫磨灭我当初的坚定。

本科虽然不是英语专业,接到的任务却是当“英语老师”,不过最开始我还是很有信心完成这项工作。直到第一堂课上完,我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沟通不到位的距离感,通通划入眼底,第一堂课,在我来看,以失败告终,多多少少还是很有挫败感。可面对学生们清澈的眼神,我看到了从未有过的信任。他们信任我,他们愿意相信这位跨越三千公里而来的大学生,愿意相信这位陌生却一腔热忱的年轻老师。就这样,我带着孩子们的信任,一点一点尽我所能,最终如我所想带领班级进入年级排名前列。

支教生活往往还伴随着无力感。这种无力不是来自支教事业的种种困难,而是面对孩子们的求知与信任,身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紧缺的边疆,作为支教个体的“自己”常常觉得无法做更多的努力,无法成就更多的事情而感到的无力。作为支教团的小老师们,也常常在这种无力感中互相鼓励,努力工作,在支教的一学年里尽心尽力地进行课业教学与辅导,为我的学生们描绘海面之阔,天空之广和世界之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教的意义,可能就在于此吧。

我相信这一年的支教生活远比我大学四年学到的更有价值。感受过喧嚣也学会了独处,摆脱了学生气息也学会了做一名教师。很幸运,我那颗埋在心底里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我也去到了梦之所及、心之所往的西藏。西藏行的愿望已实现,想来应该是心满意足的,却带来了更多的念想。我想念总是闯祸且学习成绩并不如意的学生们,我更想念每一个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凌晨与傍晚……

图片    雪娜,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2016级蒙古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曾于2020-2021学年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支教一年。

不负韶华 不负时代

2020年,我作为中央民族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走进了西藏。

扶贫先扶志

初来时,一位援藏多年的老师说过的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你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扶贫,更应该是扶志。”记得刚来的时候,班上的孩子非常厌学。他们不是人们想象中爱打架闹事的坏孩子,相反他们像“绵羊”一样温顺乖巧。可你教的每一个知识点,讲述的每一个故事,他们都没有兴趣。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扶志真正的困难不是“驯服”一个坏孩子,而是怎么让懂事的孩子们心中燃起一团火,拾取对生活的憧憬,建设美好的未来。

支教中的感动点滴

支教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从平原到高原,首先得挺过严重的高原反应;从北京到拉萨,还要克服蓝天白云审美疲劳后日常生活上的落差。支教的一年,是从身体到心理都翻山越岭的历练过程。在翻越一座座山的每一个或高反或孤独或想家的瞬间,支教的意义就藏身其间。那是班里学生灿烂的笑容,那是支教团互相鼓励打气的友谊,那是来自学生点滴进步带来的动力,那是全班英语平均成绩提高17分的荣耀时刻。从最初见面时懵懂无知的一群少年长成为眼里散发着星星般闪耀光芒的人,他们在成长,我们亦在成长。

双向奔赴的旅程

支教是一次难忘的人生体验,可是这一趟旅程,孩子们教给我的远比我给他们的要多。在来到西藏之前,我也曾天真的以为支教是去救赎,可是真的亲身经历过后才知道支教真正意味着什么。支教生活是艰苦的,也是孤独的,是奉献的,也是收获的。从学生到支教老师,我认识了教育就是让每一颗“种子” 生发出生命的力量。从首都到拉萨,我明白了要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回望我的支教生活,那些日子并未远去,总在想手机相册里的一个一个孩子们,未来会去向哪里?我和我的拉萨支教团的小伙伴们,在雪域高原上挥洒过汗水,书写过青春。

    朴东鹤,朝鲜族,中央民族大学2017级广告学专业,20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现正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支教。

不做过客的筑梦人

2021年7月,身为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一员的我接过接力棒,来到了西藏拉萨,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我们服务的学校是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属于在拉萨异地办学的学校,面对的学生都是从更高海拔过来求学的那曲学生。一定程度上,我和他们很像,我从小在民族学校读书,父母外出打工,我是一名留守儿童。对于离开父母从那曲来到拉萨上学的学生们,我太懂他们的需要。

我不喜欢悲情叙事。小时候留守了很多年,从没觉得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直到有爱心人士到学校做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直到我被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时,我才意识到我是个留守儿童。我明白关爱的本意是好的,但其实这种“被关爱”开启了我本没有的失落。我不想让我的学生们像我一样感受到被照顾“被支教”的特殊,所以从第一次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告诉自己,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没有什么特别的。偶尔被学生提起支教身份时,也会用编制来解释,而避免用“支援”一类的词。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作为支教老师,本职工作是讲授课本知识,但显然只做这一件事情还远远不够,做起来也一定不如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我想,作为支教老师,带给学生们的不能只有课本上的知识,而应该帮助这里的孩子们打开视野,立下更高的志向,而不是只满足于挖虫草的物质生活。

学校数学老师紧缺,我被分配做了一名数学老师。高一学年一共20个班,上学期我教4个班,本学期文理分班后我教3个班,是整个高一数学组、乃至高一学年组课时量最多的老师。每周教着近二百名的学生,讲着最多的课,改着最多的作业,课后解答最多的问题,真的不轻松。那曲二中尖子生并不多,为了让学生们能听懂,有些内容要反复讲好多遍,有时讲课讲到激动,缺氧会提醒我冷静下来。

支教学生大多并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但我知道我在学生时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不喜欢老师的哪些习惯,以学生视角来提醒自己作为老师的一言一行,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高原上的教学很累,但与学生们相处的快乐常常成为兴奋剂,让我短暂忘记疲惫,让我总是能量满满。

在课堂上,除了教材上的内容,我也会不时穿插课外的内容。在和本地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有些学生来读高中只是为了有个高中毕业证便于找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靠挖挖虫草就能支撑整个家庭一年的生计,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知识”没有渴望。我总认为,还是有必要告诉学生们更广阔的天地与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便会特意拿出一个课时的时间开展“茶话会”,给同学们开个小灶,分享我和我的朋友们的大学生活,鼓励所有学生们努力参加高考,走进大学。

我也会利用我艺术团和话剧团的一点特长尽力帮助高三那些要参加播音主持艺考的学生们进行普通话训练和主持练习。我的一点点帮助,可能就打开了一个学生的新世界,可能就为一个学生推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新的风景。

我和我的伙伴们大多来自民族地区,带着中央民族大学“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基因,希望在一年的支教生活里不做过客,而是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青春的筑梦人。我们研支团四人在校内共同开设了“民族团结大讲堂”主题系列团课,结合专业所长,设计了民族音乐等八个专题展现中华优秀文化。支教期间,我还很荣幸地被评为了“民族团结闪光个人”称号。

学生们普通话都不是太好,我在课余时间承担起了校园广播站的普通话培训工作,把在北京学习到的训练方法,根据藏族学生们的特点进行调整,因人而异地进行了个性化训练。

本科阶段,我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组队做面向民族地区的“村村麦”公益村播项目,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支教期间,我没有忘记初心,在学院和拉萨团市委的指导下,研支团联合村村麦开展了一场公益直播,帮助拉萨的农特产品和青创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直播产生的所有公益资金全部捐赠给了支教学校。这场直播受到了拉萨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也被学习强国进行了推送。

一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长在只要用心就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短在还没来得及做更多就要匆匆结束了。也许,在这一年中我只是这些学生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也许,未来我们的人生可能再无交集。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块打乱的魔方,每一个影响过ta的人都像是在拧魔方,未来他们的人生经历还会继续拧,有人帮他们复原有人给他们打乱,只要我拧的这一年是帮他们复原的,那就问心无愧了。只要我的这点努力能带给我的学生们不管是学业还是人生一丝积极的影响,我就心满意足了。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mucxwycb@163.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