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5-2008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师从陈力丹老师,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2-2005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师从单波老师,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4-1998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学术兼职与访学经历
2006-2007美国伊利诺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
2013-2014美国伊利诺大学媒介学院访问学者
1998-2000韩国全罗北道北京中国语学院汉语教师
《国际新闻界》匿名审稿人
曾担任系主任和副院长。
承担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空间公众同情疲劳的生成机理、伦理风险与对策研究”(22BXW020)
国际会议
2024年6月,在新西兰基督城参加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年会并做主题汇报。
著作
《传播学基础词条》,人民日报出版社,(陈俊妮,徐智主编),2022
《社会冲突下的和平新闻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传播学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陈力丹;陈俊妮)
《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陈力丹;周俊;陈俊妮)
《广告受众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传播学入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陈力丹;陈俊妮)
《新闻道德控制的功利与理想——美国新闻公评人制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主要期刊文章
《同情疲劳:一个从职业领域到网络舆论领域的关键概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5-02
《同情疲劳:一个从职业领域到网络舆论领域的关键概念》,《新闻界》,2024-09
《从“相加”到“相融”:搭建融媒产品场景的路径探索》,《新闻论坛》,2023 -06 (马子雯;陈俊妮)
《网络舆论空间的同情涵化路径——基于地方融媒体新闻实践的思考》,《中国记者》,2023-0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在场》,《新闻论坛》,2022-03
《监管与放任:美国网络中立制度的立与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VR技术:接收设备、新闻选题、情绪效果关联分析》,《中国记者》,2021-1
《关于“火星入侵地球”广播剧恐慌效果的反迷思研究》,《新闻界》,2018-08
《关于新闻实务类形成性考核与评估方式的实践体会》,《新闻知识》,2015-12
《灾难新闻采编操作规范》,《中国记者》2014-04(陈力丹;周俊;陈俊妮)
《英国新闻业的半专业化研析》,《新闻界》,2013-10(陈俊峰;陈俊妮)
《理解阿巴斯 谴责<纽约邮报>——美国学界对<纽约邮报>刊登地铁死亡摄影作品的讨论》,《新闻记者》,2013-01
《以专业态度为儿童读者提供专业服务——华盛顿邮报儿童专版分析》,《青年记者》,2013-01
《为最年轻的读者提供适合并有趣的阅读》,《中国记者》,2012-12
《<小崔说 立波秀>的语境与地域文化错位》,《青年记者》,2012-12
《论“两个传播学派在中国的发展”》,《国际新闻界》,2012-01
《职业行为体系与教育体系:关于新闻教育的十个问题》,《国际新闻界》,2011-08
《关于利用院报创建新闻业务实践教学平台的再思考》,《知行录》,2011-02
《立法和司法应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记者》,2010-08
《论司法标准诉诸新闻自律的是与非》,《国际新闻界》,2010-07
《和平新闻还是战争新闻?》,《国际新闻界》,2010-03
《论人内传播》,《当代传播》,2010-02(陈力丹;陈俊妮)
《从伍兹事件看名人危机传播管理》,《新闻界》,2010-02
《论波特图式在分析新闻伦理选择动因的作用》,《东南传播》,2009-06
《论采写公众人物相关者涉及的职业道德》,《国际新闻界》,2009-03
《论组织内传播》,《新闻与传播评论》,2009-1(陈力丹;陈俊妮)
《外国纸媒的奥运报道技巧》,《青年记者》,2008-11
《场景分析:“我们公布性案件中原告的姓名吗?”——以美国都克大学长曲棍球队案为例》,《国际新闻界》,2007-09
《“一个基本原则:新闻照片必须讲述真实”——美国<托莱多刀锋报>摄影记者造假事件的思考》,《新闻记者》,2007-08
《自律丧失,他律绳之——由记者站站长涉嫌敲诈看问题的演变》,《青年记者》,2006-11(陈力丹;陈俊妮)
《“中国博客门”事件之反思》,《青年记者》,2006-06
《论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当代传播》,2006-05(陈力丹;陈俊妮)
《主题把握稳 写作巧构思——评<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新闻与写作》,2006-04
《深化体制改革 发展文化生产力》,《当代传播》,2006-03(陈力丹;陈俊妮)
《播客:一场新的数字化广播革命?》,《声屏世界》,2006-03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信息流障碍分析》,《新闻界》,2005-12(陈力丹;陈俊妮)
《“神六”新闻报道纵横比较——以北京“5报”为例》,《今传媒》,2005-11
《美国新闻公评人制度:新闻道德控制的幻象》,《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05
《名称如明眸 方能顾盼留影——点评凤凰卫视中文台栏目名称特色》,《声屏世界》,2004-05
《试评美国在中东的意识形态试验地——METN》,《新闻大学》,2003-09
《传媒与传言——从广州非典型肺炎的报道说起》,《新闻传播》,2003-06
《“新闻公评人制度的今天和明天”》,《文学与新闻传播研究》第4辑
《二十年新媒体研究纵览》,《文学与新闻传播研究》第5辑
《凝视与社会体验:观看<阿凡达>》,《文学与新闻传播研究》第6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