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传要闻 -> 正文

回顾|周勇:播音主持职业发展的演进逻辑与未来趋势

发布日期:2021-11-04   点击量:


10月27日晚7:00,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通过腾讯会议直播的方式为我院学子带来了一场有关播音主持职业在当下发展变化的学术讲座,从业界和实践的角度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人工智能影响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成长蜕变。

周勇教授从职业播音员主持人专业价值的历史演进出发,介绍了早期职业播音员主持人的功能,包括串场报幕功能、控制调度功能、运转核心功能。之后,生动地讲述了播音员主持人角色群体的变迁。从受众角度看,随着传播的下沉和去中心化,播音员主持人群体经历了从传媒机构的被动安排到受众的主动塑造,再到受众自我表达的三个阶段。从被动安排到主动塑造的典型表现就是“网红”的诞生,从主动塑造到自我表达则更多呈现在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的进驻和运用,使播音员主持人传统专业性开始遇到挑战,职业群体专业性价值得以重构。

如果说播音员主持人的传统专业性在不断消解,那么在人工智能面前,传统专业性的理论是否具有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可能性?面对这一对传统理论有效性的质疑,周勇教授认为,播音主持专业理论有助于文本的精准定位与细分,也能够为人工智能语音生产的语义情感表达提供人工标注维度的参考,并且播音主持专业理论与词向量等算法结合,可以帮助算法寻找情感表达的规律等等,从这些方面来说,传统专业性的理论是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

随后,周勇教授进一步聚焦“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主持”这一主题。周勇教授认为,未来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将是一种人格化的信息传播中介,将从千人一面转变为千人千面,智能主播成为进化路径。具体而言,智能主播的进化路径包括编辑室功能的外化、类型化和个性化等等。关于智能主播的建构框架,周勇教授从语言符号、角色、规范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智能主播的未来发展,周勇教授提出了机器人社会的概念,重构传受关系、突破传统视听范式和基于三方行动者的个性化定制有望成为今后的发展路径。

讲座最后,周勇教授和海淀、丰台两个校区的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围绕同学们提出的人工智能是否可能真正代替主持人;人工智能时代,主持人的价值在哪里等问题,周勇教授作了深入细致的回答,引发同学更深入的思考。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mucxwycb@163.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