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决赛暨“数据驱动下的新闻传播学创新论坛”在线上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长安大学参赛团队的11个数据新闻作品从参赛的956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莫斯科大学、莫那什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220余所国内外高校和媒体机构的队伍参赛,报名人数高达4500余人。
经过初评、复评与网络投票,来自59所高校和媒体机构的100支队伍入围决赛角逐等级奖。最终,《0糖、0蔗糖、代糖:看“糖衣炮弹”下的真相》等11个作品荣获一等奖;《暴雨之下 暗流涌动》等20个作品荣获二等奖;《聚焦夏季残奥会:看见残奥会上下的“特殊”与“普通”》等30个作品荣获三等奖;《中国外交的华丽转身》等39个作品荣获优秀奖。
本届赛事优秀作品的新闻性、社会性与可视化呈现俱佳,特别是一些作品聚焦社会议题,体现出参赛者强烈的社会关切,使得本届数据新闻大赛的作品尤其具有温度。中国传媒大学的团队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以“垃圾焚烧”和“碳中和”为关键词,使用轻量化布局的可视化手段展现了垃圾焚烧行业的变革。华南理工大学的参赛作品关注非洲、印度等地的童婚问题。深圳大学的参赛作品聚焦于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九价疫苗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的参赛作品关注智障女性这一边缘人群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中山大学参赛团队利用历程图、柱状图、交互小游戏等数据可视化手段探讨老旧小区改造。复旦大学参赛团队关注“刷脸”普及化背后的个人生物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运用可视化交互网页拷问人脸识别技术滥用的风险。
当天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在致辞中说,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是新闻传播教育转型的风向标,赛事积极响应了国家媒体融合战略和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致辞并期待数据新闻大赛在数据引证、可视化呈现、跨学科团队组建和新闻性等四个方面发挥示范性效应。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陈积银教授汇报大赛筹备情况并介绍评审规则。赛事联合主办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顾洁教授,参赛指导老师代表天津师范大学冯帆老师,参赛学生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曹旭晨同学先后发言,分别谈及了筹办、指导和参加数据新闻比赛的感受。
经过6届赛事发展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赛事,实现了与业界紧密互动,与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高度联动,体现了“以赛育人”“以赛促教”,契合了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改革的方向和新文科建设倡导的文、理、艺的跨学科融合理念。大赛评委、上海大学资深教授吴信训评价,比赛中涌现的优秀作品在数据驱动、可视化设计和选题深度挖掘方面均展现出专业水平,可为当下的数据新闻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资源。
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由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主办,陕西省大数据可视化信息共享平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等联合主办。
当天下午,线上还同期举办了“数据驱动下的新闻传播学创新”学术论坛上,北京大学刘德寰教授、复旦大学周葆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吴晔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郭全中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马晓悦研究员等高校与新媒体机构的学者、业界嘉宾做主题演讲,就数据分析与价值、计算传播学前沿、数据驱动下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新转向、数字中国以及可视化技术等核心话题进行研讨与交流。
作为赛事的主办方,学院赵丽芳院长在比赛闭幕式上进行了致辞,副院长毛湛文主持了比赛开幕式,副院长陈俊妮主持了比赛闭幕式,张垒教授主持了下午的学术论坛。赛事组委会在前期还举办了数据工作坊为参赛团队和有志于数据新闻的爱好者提供了前沿理论与实战技能的在线指导与培训,累计观看人数达1.5万人。决赛和论坛同时通过B站和搜狐教育全程直播,吸引共计7000余人次的网络观看。